周建松:把创新发展的基点落到学生身上
发布时间: 2017-04-28

 

周建松:把创新发展的基点落到学生身上

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系列笔谈12

 

   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152018)》是继2006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和2010年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后,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文件。如何贯彻落实好行动计划?笔者以为,无论怎样谈创新、怎么谋发展,都必须将基点放在学生身上,必须把学生即期的增值感和长期的发展力作为出发点和检测点。

    创新发展必须回归高职教育的本质任务

    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,在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中,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也是根本的任务。

    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类型,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结构功能,如果培养到位,将因其人才的不可替代性而形成重要的结构质量。高职教育之所以存在和发展,就是因为其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,下得去、用得上、留得住,具有较强发展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。这类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性,包括职业理想、职业纪律、职业责任、职业情怀、职业良心、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,同时具有面向基层、从事基础岗位和基本业务的专业能力,这是我们必须厘清的命题和基本的思考。在这个基础上,再谈重视和加强学校多种功能的建设,包括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。

    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市场适应性

    行动计划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出发,从32个方面对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要求,并部署了65个项目和22项任务。人们对项目和任务关注无可厚非,但与其关注项目和任务,不如将目光放到学生身上,在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性上着力。

    第一,眼睛向下。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,了解学生的需求,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学情,因材施教、分类培养、注重特色、激发兴趣、培养特长。

    第二,眼睛向内。把注意力放在围绕和服务学生的各部门资源整合上,统筹协调教务、学生等部门力量,正确处理专业知识、技术技能和素质教育的关系,重点抓好学生能力培养。

    第三,眼睛向外。把注意力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上,从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要求研究专业结构调整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,当前尤其要研究“互联网+”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影响。

    第四,眼睛向上。把注意力放在研究党中央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上,抓好立德树人、传递正面声音、传播正确思想、传达中央关切、传唱主旋律,培养好学生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为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服务。

    第五,眼睛常转。提倡走出校门,走出国门,虚心借鉴兄弟院校、兄弟省市和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,博采众长、融合提炼、改革创新、狠抓内涵、提高质量。

    只有这样,才能在适应市场,满足学生发展需求,针对性培养上有所作为,并取得成效。

    创新发展的长期使命是提高学生的发展力

    行动计划坚持了学生的近期适应性,又倡导为学生长期发展服务,符合人才培养规律。为此,要在注重学生即期增值的同时,通过体制机制创新,为提高学生长期发展力创造条件。

    第一,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。学习力是创新力的前提,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,高职教育要体现职业性,更要体现高等性,要强调方法论,注重可持续,注重“授人以渔”。

    第二,注重办学体制机制创新。要认真落实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”要求,注重学校与产业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建设,注重“双师”结构教师团队建设,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体制机制条件。

    第三,注重校园文化建设。文化的魅力在于长期性、传承性,高职教育发展到新阶段,“千亩校园、万名学子”成为各校常态。必须切实重视校园文化建设,抓好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,坚持“激扬高层、激发中层、激活基层、激励全体、引领学生”的理念,把学校做成优质教育组织和百年文化品牌。

    总之,学生即期增值和长期发展,学生在校获得和长期受益是落实行动计划应该把握和关注的,否则,改革就偏离了方向,违背了初衷,这一点必须谨记。

    (作者:周建松系全国高职教育研究会会长、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)

(信息来源:《中国教育报》201622日)   

 

 

 
版权所有Copyright九游(中国) All Rights Reserved